电子出版物有没有建立自己的反馈机制呢?很明显也很遗憾,没有。
中国有中国图书奖,中国图书奖不包括电子出版物;我们有《读书》杂志和《中华读书报》,《读书》杂志和《中华读书报》没有或很少有对电子出版物的批评;我们有《中国电子出版》和《多媒体世界》杂志,这两份专业杂志有电子出版物的广告和宣传文章,没有评论或批评。据此,我们可以说电子出版物这个产业还不成熟,生产者和用户之间还没有建立有效的、值得信赖的反馈机制。
然而,行业发展需要批评。
岩画、甲骨、铭文、石刻、竹简、绢书等传播手段的不断更新,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顺着这一文明的源头蜿蜒而下,以传播信息和交流思想为目的,人类的智慧在一次次升华:雕版印刷,泥活字,金活字,铅排,照相制版,电子出版,多媒体,互联网等……绵绵不断,源远流长。出版方式和手段的演变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在世纪之交,在多媒体时代到来之际,我们的出版,我们的电子出版物,是一种什么样的发展态势?面临着什么样的挑战和机遇呢?
中国大陆的电子出版物从1993开始起步。据国家新闻出版署统计,1994底以前正式出版CD-ROM共12种;1995年出版100种;1996年出版300种。1997年,我国电子出版业发展迅猛,全年出版CD-ROM光盘品种达1025种,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的电子出版物出版单位有39家,备案的制作厂家有1000余家。至此,我们可以说规模是我国电子出版物发展的基本态势。
然而,规模并不能代表水平。1998年初,国家信息中心多媒体杂志社主办了中国首届优秀多媒体光盘的评测活动。从1993年到1997年12月我国正式出版的1500余种多媒体光盘中,各出版社和光盘制作公司推选了200余种参评。这些作品或多或少都有自己的长处。然而,缺点也是明显的。我们看到,技术与内容脱节,媒体形式的简单相加,界面单调,选题重复,甚至作为正式出版物不应该出现的文字错误、语法错误、画面与文字不配,声音与画面冲突等低级错误屡屡出现在我们的电子出版物当中。看来,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电子出版物行业,如何规范和有序的发展是目前的当务之急。
在这个行业发展过程中,我们首先遇到是如何处理出版单位与制作单位的关系问题。电子出版物是新生事物,它的出现对传统的计算机软件公司和出版社都提出了挑战。电子出版物是精神产品,又是物质产品。它既有技术问题,又有艺术问题;既有形式问题,又有内容问题。将分属于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事物完美地融为一体,对谁都不是容易的事。我觉得解决这个问题的最好办法是利用现代社会的产业分工。
分工是现代社会进步的标志,产业发展靠优势互补。北京目前一些大型商场的倒闭、重组和以专业商场的形式重新出现则是明证。现代化产业的发展强调分工和协作。要扬长避短,不要包打天下;制作单位不要过多强调电子出版物的技术特征而忽略了出版物的共性;出版单位则必须考虑到电子出版物的技术特性。
电子出版物首先是出版物。按辞海的说法,出版是“人类生活中传播思想、普及知识和积累文化”的重要途径。现代出版是由出版机构进行的。出版机构有目的地将文稿、图片或节目经过审定、加工和整理以后,通过印刷、录制或其他手段变成附以物质载体的精神产品,在社会中流通。出版是精神产品合乎一定标准的检验程序,审定是其中的关键环节。出版社长期以来形成的由专业编辑完成的三审三校制,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出版物的内容质量。这方面正是软件制作公司所欠缺的。
同时,电子出版物在制作过程中所表现的计算机高新技术含量又不是一般出版社所能胜任的。从选题开始,一个责任编辑所要处理的就不仅仅是出版物的内容质量问题。他需要考虑该选题是否合适用计算机或多媒体的形式表现,选择哪一种软件平台,是用著作工具还是直接编程?是采用线性结构、树状结构,还是网状结构?交互功能与界面设计,新技术的采用以及对运行环境的硬件要求等等。再加上在制作过程中所需要完成的数据加工、软件编程、动画制作和计算机音乐、计算机美术等纯技术事宜。这一切都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出版社所能应付的。它需要各类计算机专业人才的组合,而这正是计算机软件公司的优势。
因此,充分发挥出版社和制作公司的各自优势,扬长避短,分工协作是电子出版物有序发展的首要问题。在这个方面,政府主管部门及相关政策要有明确的导向。目前,有出版社和计算机公司联手成立专事电子出版物的出版公司,这应该是值得提倡的发展思路。
其次是如何处理技术和文化的关系问题,或者说是数字化与人性化的问题。前一阵,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主任尼葛洛庞帝的《数字化生存》一书经海南出版社翻译出中文版后,在国人中引起一阵骚动。不少业界人士在报纸、电视台谈论数字化生存的感觉。然而,我觉得,在媒体集中宣传信息时代、数字时代的时候,花点时间去琢磨人性、人性化生存是有必要的。
电子出版物从初期的纯数据库软件发展到今天的多媒体形式,不能不说这是数字化向人性化转化的一个过程。电子出版物的界面从文字界面、图形界面发展到今天以生活场景为主要表现形式的人文界面更突出了精神产品的文化内涵。目前,计算机软硬件技术发展飞快,VR、MMX、PII、语音识别等日新月异,层出不穷。这对从事电子出版物工作的技术人员是极大的诱惑。学习新技术和掌握新技术是必要的和必须的,但在使用过程中,要切记一点:技术的使用是为表现内容服务的,不能不顾内容的需要去展示技术,也不能不顾内容的需要去限制技术的运用。读者对电子出版物的需求首先是对内容的需求,除了专业研究人员,谁也不会因为你使用了某种技术而去买你的光盘。这种供求关系与计算机软件有着本质的区别。
经过市场和用户的客观教育,电子出版物产业已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基本的共识:形式为内容服务,机器为人服务。内容是否有价值?界面与内容是否协调?声画是否恰到好处?这些是读者首先关注的。因此,电子出版物的发展先得从人性的角度去关心读者的需要。内容的准确性、权威性、趣味性、量的多少、多种媒体运用的可能性等这些文化层面上的东西是确定一个选题所首先需要考虑的。美国微软公司的“Home 系列,英国DK公司的博物馆系列之所以能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好评而畅销,其选题的文化层面和兼容性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当然,电子出版物之所以区别于传统出版物,其技术内涵不可忽视。电子出版物开发的每一步,从简单的数据加工到复杂的软件编程,都离不开技术支持。VR技术能无中生有,三维动画能使复杂的概念一目了然,高清晰度视频和立体声音乐的综合运用能使读者耳目一新、身心愉快,而这一切的运用到位都取决于计算机的编程技巧、多媒体数据压缩比的准确运用、系统运行时的加速手段等一系列复杂的技术因素。电子出版物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是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并行的。我们期待随着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发展,高新技术含量在电子出版物中的比例不断增加;期待技术和文化,数字化和人性化同步发展;但是,人是第一位的,技术是为人服务的,这个原则不能动摇。
除了出版与制作的关系、文化和技术的关系外,制作者与用户的关系也是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在电子出版物这个行业,目前还是买方市场,或者说是买卖双方的市场:劣质产品过剩,优质产品供不应求。从用户的角度,他们的实际需求决定了市场的发展方向。从生产者和政府管理者的角度,如何引导和指导消费大有文章可做。在这方面,中国电影市场的潮涨潮落很值得借鉴。
电子出版物属信息产品,从信息传播的角度来看,整个传播过程的完成以接受者的反馈为一个完整的循环单元。以电影为例,编剧完成一度创作,导演和演员完成二度创作,观众在欣赏电影的时候完成三度创作。一个不与观众见面的作品很难判断其成功与否,这也是有的电影导演请观众看样片后,决定其最后成品的修改。电影观众的反馈有各种表现形式:政府有审查委员会,专家有内部座谈会,百姓通过票房说话,记者和商家通过报纸电台电视来评论和炒作,甚至在相声小品中我们也能得到不少反馈信息。那么,电子出版物有没有建立自己的反馈机制呢?很明显也很遗憾,没有。
中国有中国图书奖,中国图书奖不包括电子出版物;我们有《读书》杂志和《中华读书报》,《读书》杂志和《中华读书报》没有或很少有对电子出版物的批评;我们有《中国电子出版》和《多媒体世界》杂志,这两份专业杂志有电子出版物的广告和宣传文章,没有评论或批评。据此,我们可以说电子出版物这个产业还不成熟,生产者和用户之间还没有建立有效的、值得信赖的反馈机制。广告和宣传是个体行为,是生产者为扩大规模、追求效益的个体商业行为。批评和评论是组织行为,是行业行为,是行业有序规范发展的必由途径。说好话容易,说好话没有太大的压力和责任;批评不容易,批评要承担责任。然而,行业发展需要批评。
从反馈的角度,生产者和用户都有很多事情可以做,市场调查,用户走访,批评表彰,座谈评奖、用户分析等。电子出版物是一种不同于传统传播方式的新媒体,它的反馈是否也可以考虑某种新的思路呢?我想,起码有一种形式是可以采用的,那就是互联网络。中国目前在互联网上CN(中国)名下已注册有数千域名和WWW站点。出版者、制作者可以利用和建立自己的网络主页用于搜集意见,用户可以通过厂商主页反馈批评和建议。不仅生产者,政府管理部门、行业协会都可以通过网页获取信息,来协调和规范整个行业的发展。
此外,有一件事情是生产者和用户双方都难以做到的,那就是从宏观上去考虑电子出版物的整体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众所周知,国务院古籍整理委员会在我国优秀文化遗产的规划出版方面做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在电子出版物蓬勃兴起的时候,我们是否也需要考虑在重大选题方面的国家规划和行业指导呢?比如,四库全书的电子版从资金投入和生产规模上都不是小事,目前,已有好几家公司提出制作,怎么办?名家系列、名著系列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俱佳的选题,如何能够精心策划,合理布局,避免重复投资,使出版者和用户都满意?据专家指出,由于西方的技术领先和资金优势,目前的网络文化基本上是单向输入的西方文化。在电子出版物这个行业,我们能否改变对西方文化的单向接受为东西方双向交流,对中国人自己的精神产品能否加以适当的提倡。对此,建议由新闻出版署出面,组织一个权威的专业委员会制定和建立我国电子出版物的中长期国家规划,对一些有重大影响的选题,由国家筹资或组织其他资金来源,安排有一定实力的出版社或公司完成。
总之,世纪之交的电子出版物产业确实是挑战与机遇并存,希望和困难同在。然而,人类总是在挑战中前进,在挫折中发展。中国发明的印刷术为世界文明的传播奠定了基础,在西方文明中孕育的电子出版业也一定能为中华文化的发扬光大贡献力量。